因为不想跟齐文聪和苏氏单独相处,杜锦宁两人是扣着时间过来的,没想到齐伯昆早一步进了家门。
她跟齐慕远进厅堂时,厅堂里包括齐伯昆在内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这就是大家对她长公主身份的礼节与尊重了。
不过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赵晤也不例外。他的上位是杀弟囚弟得来的,总有点不光彩,所以在这些方面就格外看重。
对庶弟静王赵昶,他都那样小心翼翼地对待,生怕别人说他太过心狠,那么对于朝中老臣,他就更加优待了。平时议事,只要不是正式场合,时间稍久一点,他都会赐座。
到现在,赵晤登基五年,已成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睿智英明、勇于开拓进取,且对母甚孝,对兄弟姐妹极为疼爱,对老臣十分尊重的明君、仁君了,名声极好。
郑太后自己就是国君的母亲,自然十分乐意看到儿子对孝道如此看重。而她自己,也身体力行,那些诰命进宫,只要年纪比她长的,她都给予比别人更高的礼遇。
所以赵明月嫁进萧家,也没摆长公主的谱儿,萧家老少不需要对她行跪拜礼,在新婚第二日敬茶的时候,她也只需要站着行一个蹲身礼递上茶水,不需要像别的新媳妇那样要跪着给长辈敬茶。
因为萧二公子对她真心,时时处处都为她着想,在知道杜锦宁是女儿身,放开了自己的心结后,赵明月的眼睛里就能看到萧二公子对自己的好了。
为了回报这一份感情,她对萧二公子的母亲也是极尊重的,平时也会尽一尽儿媳妇的义务,给婆婆布布菜;出去赴宴,更会让婆婆在别的夫人面前挣这个面子。
因为她是郑太后的亲生女,赵晤唯一的同父同母妹妹,贵妇人们没人敢因此而小瞧赵明月,反而时常在郑太后面前夸赞赵明月,连带着郑太后和赵晤的名声也比以前更好。
自家儿子要尚公主,苏氏这段时间没少打听赵明月的行事风格,这才有了前面那一番敲打杜锦宁的话,齐伯昆也因此说不出反对的话。
如果杜锦宁是郑太后的另一个女儿,行事散漫些,别人私下里会说这个公主不如鲁国长公主,别的就不会说什么。
但杜锦宁这个长公主的身份是怎么来的,全国人民都知道。她现在嫁进了齐家,稍微有点做得不好,就会有人说:看吧,果然不是皇室血脉,就是上不得台面。人家皇上自己,以及正牌的长公主都不敢对长辈不尊重呢,她倒好,把自己当成了一根葱。
如此,杜锦宁因为高产水稻积累起来的那点名声就要被毁了。墙倒众人推,她在书院里跟男同窗一起念书并且住在一个院子的事儿就会被人翻出来嚼舌根,到时候,名声就会烂到底。
杜锦宁是多通透的一个人啊,为了女扮男装的事,她能一环扣一环地布一个大局,又怎么会让自己在这种小阴沟里翻船?
本来遇上苏氏这样的婆婆,不理会她是最好的。反正两人又不住在一起,逢年过节过来聚一聚,看在她公主的身份上,苏氏也不敢太过为难她,最多像昨日一样,不阴不阳地说两句酸话。杜锦宁只要不理她就完事了。
但这世上多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参加宴会时只要有心人去套一套苏氏的话,苏氏又不是那种有城府明事理的,只要抱怨上两句,就有可能被人拿来大作文章。
与张家和赵家有姻亲关系的世家可不少,这些人不敢拿杜锦宁怎么样,但有机会败坏她的名声,还是很乐意往里扔一把柴的,反正这种事谁也揪不出是谁做的。
所以一开始杜锦宁就得把这件事堵好,不给别人钻空子。
因时间不早了,大家互相见了礼,便去了偏厅就餐。
男女不同席,偏厅里布置了两桌席面。因齐家人少,统共就这么七口人,再用屏风隔开就太冷清了,完全不像一个家宴的样子。
因此打一开始,齐伯昆就吩咐不要放屏风。反正是一家骨肉至亲,大家都是品行端方的,不需要忌讳太多。
中国人坐座位有讲究,男的那一桌没什么要讲究的,按长幼来坐就是了。
女的这一桌,蔺太姨娘是长辈,杜锦宁是公主,苏氏是齐家正经的女主人,还是杜锦宁的婆婆,这个位置的安排就需要斟酌了。
杜锦宁不待大家说话,就直接把苏氏往上首扶:“母亲,您坐上座。”
蔺太姨娘一个妾室,再是长辈也坐不了上首。苏氏又想着自己是婆婆,总没有婆婆不坐上首让儿媳妇坐的道理,遂也不推辞,直接就坐了。
苏氏坐上首,杜锦宁和蔺太姨娘坐两边,依着她们的身份,本来这样坐也是合理的。
只是一个是公主,一个是长辈,苏氏这样推辞都不推辞一下就直接坐了,就让男桌的那些人心里有些微妙了。
当然,戴着厚厚的滤镜,怎么看都觉得自己老婆最好最美的齐文聪除外。
早上杜锦宁来给长辈敬茶,没有带宫里的太监宫女,晚上来赴宴却带了容篱和佩篱,容篱和佩篱就猜想是齐家人给了杜锦宁没脸,所以要带她们来撑场子。
现在看苏氏这做派,两人对视一眼,心里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不过这是再小不过的事情,她们也不好说什么,心里却打定了主意,这些日子一定要好好跟在杜锦宁身边。要知道,郑太后派了她们来,不光是给杜锦宁使唤的,更多的是让她们来撑场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代农家日常请大家收藏:(www.23wxx.cc)古代农家日常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